摘要

血栓性微血管病(TMA)是一组以微血管栓塞为病理特征的疾病,约33%的继发性TMA为感染导致,主要发病机制为不受控制的补体激活,其次直接的内皮损伤、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ADAMTS13)抗体的产生以及遗传和环境易感性均参与其中。各种细菌及病毒感染均可诱发TMA,常见的细菌感染为革兰氏阴性杆菌,病毒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多见。重症感染容易导致血小板下降、脓毒血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与TMA表现重叠,诊断较为困难。在临床工作中,对于有贫血、血小板减少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重症感染患者,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警惕合并TMA,及时诊断及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 单位
    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