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肌少症是一种进行性和全身性的骨骼肌疾病,会导致肌肉含量加速损失及躯体功能下降。据报道,全球范围内社区中肌少症的总体患病率约为10%,而中国社区中肌少症的患病率约为12%。肌少症与衰老、激素缺乏、慢性炎症、线粒体功能障碍、营养不足和缺乏身体活动等因素导致的运动神经元、卫星细胞数量减少和肌肉损失有关。肌少症的诊断是四肢骨骼肌含量减少和力量减弱,伴有或不伴有躯体功能降低。肌少症的治疗包括非药物和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抗阻运动、血流限制性训练和营养补充等,而药物治疗缺乏证据。早期诊断和干预肌少症可减少不良结果的发生。本文从肌少症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展开综述。

  • 单位
    神经内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