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结球甘蓝抽薹是其通过春化后进入生殖生长完成世代的必要过程,为探究此过程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以抽薹性差异明显而且表现稳定的两份高代自交系为材料,比较分析它们茎生长量、抽薹率及抽薹过程中抗氧化系统酶活及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S-Pr)含量生理指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易抽薹c179茎生长量快于耐抽薹CF,其通过绿体春化对生长量的需求低于CF,抽薹时间比CF早14 d; 3月5日-4月12日两个材料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c179始花期定植早、晚的活性显著和极显著低于CF;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变化趋势存在差异,c179现蕾前1周和现蕾后第1周的活性高于CF,而且定植早的存在显著差异,始花期定植早、晚的活性极显著低于CF;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G-POD)活性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c179现蕾前1、2周定植早、晚的活性极显著高于CF,始花期极显著低于CF;MDA含量变化规律存在一定差异,c179现蕾后第2周含量高于CF,而且定植早的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S-Pr含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c179现蕾后第1、2周定植早、晚的含量高于CF,而且定植晚的含量存在显著和极显著差异。因此,结球甘蓝不同基因型通过绿体春化需求存在差异,抽薹过程中APX在现蕾前、后,G-POD在现蕾前2周,MDA和S-Pr在现蕾后发挥重要作用。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