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对合肥市职教基地留守经历大学生留守期间抗逆力情况的深入访谈,打破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回溯性分析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抗逆力形成情况。研究发现,曾经的留守经历并不必然导致大学生抗逆力形成受阻,会有抗逆力形成与重构的转机。该群体呈现出四种抗逆力情况:一是亲子依恋关系持续平衡,抗逆力形成机制未启动;二是与监护人及时形成替代性依恋关系,抗逆力形成;三是留守期间未能形成抗逆力,在父母返回家庭,条件具备后实现抗逆力重构;四是一直处于心理防御状态,抗逆力形成受到阻碍。分析发现:留守个体的抗逆力形成与其留守时的监护家庭条件、父母沟通次数及效果,以及监护人、小伙伴及教师等重要他人的替代性功能发挥都有重要关系。
-
单位南京大学;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