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盆底电生理治疗应用于人工流产术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0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100例人工流产手术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于术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盆底电生理治疗。记录2组患者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和流血量、术后再次清宫率,术后2及4周时采用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记录术后盆腔炎性疾病发生率和月经复潮时间,记录术后1、3、6个月宫腔粘连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阴道流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49±8) ml比(93±13) ml],阴道流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5. 1±2. 6) d比(6. 5±3. 4) d],术后2、4周时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2. 1±0. 8) mm比(1. 7±0. 7) mm、(9. 2±1. 2) mm比(8. 5±1. 3) mm],术后月经复潮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32±4) d比(34±4)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2组术后清宫率、盆底炎性疾病发生率、术后1、3、6个月宫腔粘连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给予盆底电生理治疗有助于减少患者阴道流血量和流血时间,有利于促进子宫内膜修复,促使患者月经复潮,同时还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