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麝被毛形态结构与分布观察

作者:王建明*; 冯达勇; 郑程莉; 周磊; 张海玫
来源:经济动物学报, 2018, 22(03): 142-149.
DOI:10.13326/j.jea.2018.0070

摘要

观察林麝被毛形态结构与分布特点,探索其功能适应性,为林麝的适宜养殖提供参考。采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观察和被毛形态指标测量的方法,对17头育成、成龄麝(♂7头,♀10头)的整体外观和103个点位被毛的组成、形态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林麝的被毛分为针毛、绒毛和触毛三类。林麝针毛毛囊长度和直径,荐部最大,小腿外侧的次之,颏部中心的最小。针毛毛基部的长度和直径,荐部最大,胸部腹侧的直径次之,颏部中心直径最小。林麝针毛毛干以躯干部的背侧、两侧及臂部、大腿部外侧较长,背部、荐部最长,头部、颌下和颏部中心的针毛最短。针毛的毛干长度与毛间距、毛干基端直径和毛干中段直径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841、0.807和0.955,相关关系均极显著且均为强正直线相关。针毛除蹄、阴囊、吻、唇等部位外,分布于全身体表,具有保温和保护作用。除阴囊及基部周围是纯绒毛分布外,绒毛依赖针毛并盘曲于针毛间,主要具有保温作用。触毛分布在头部和四肢冠部,具有感触作用。

  • 单位
    四川养麝研究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