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中,实施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观察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 研究样本选取2018年06月至2021年05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接诊的6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依据患者脂肪肝的分期将其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另选取同时间至我院体检的20例健康人士,对全部入组成员实施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螺旋CT及脾肝CT比值诊断,血清诊断,比较四组人员的表观弥散系数、高低密度脂蛋白以及CT比值的差异性与关联性。结果 全部患者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螺旋CT诊断方式(P<0.05);全部入组人员的脂肪分数、表观弥散系数与信号强度、低密度脂蛋白与患者的分期呈现出良好的相关性(P<0.05)。结论 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所得的特征明显,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可为临床患者的分期诊断提供较高的参考价值。

  • 单位
    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