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方案对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2月英德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64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A、B、C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微量胃管鼻饲喂养、肠外营养以及常规喂养护理,A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非营养性吸吮干预,B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三阶梯俯卧位干预,C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非营养性吸吮、三阶梯俯卧位综合干预。比较各组早产儿日增奶量、喂奶量恢复用时、达到全肠道喂养用时、恢复出生体重用时以及鼻胃管留置时间,并统计各组早产儿胃潴留、呕吐、腹胀等喂养不耐受症状的改善时间。结果 C组的日增奶量多于其他各组,其余喂奶量恢复用时、达到全肠道喂养用时、恢复出生体重用时以及鼻胃管留置时间则均短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及B组的日增奶量均多于对照组,喂奶量恢复用时、达到全肠道喂养用时、恢复出生体重用时以及鼻胃管留置时间则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及B组的各项喂养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胃潴留改善时间、呕吐改善时间、腹胀改善时间均短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及B组的胃潴留改善时间、呕吐改善时间、腹胀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及B组的胃潴留改善时间、呕吐改善时间、腹胀改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喂养不耐受早产儿,应用非营养性吸吮、三阶梯俯卧位等综合干预,有助于促进喂养不耐受症状的改善,提高早产儿的喂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