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大小胎盘绒毛膜血管瘤新生儿的临床特点及结局。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20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分娩的母亲有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 根据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直径将纳入患儿分为巨大血管瘤组(直径≥4 cm)和普通血管瘤组(直径<4 cm), 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特点及结局。结果共纳入35例, 男13例(37.1%), 剖宫产出生12例(34.3%), 早产11例(31.4%), 低出生体重、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各12例(34.3%), 宫内窘迫、心脏扩大、血液学指标异常各7例(20.0%), 需呼吸支持6例(17.1%), 羊水增多、胎儿水肿各5例(14.3%), 输血4例(11.4%), 生后窒息3例(8.5%), 颅脑损伤2例(5.7%), 先天畸形2例(5.7%)。巨大血管瘤组15例, 普通血管瘤组20例, 巨大血管瘤组早产、低出生体重、羊水增多、宫内窘迫、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胎儿水肿、心脏扩大、呼吸支持、血液指标异常、输血、死亡比例高于普通血管瘤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亲合并巨大胎盘绒毛膜血管瘤会增加新生儿并发症发生风险, 需加强围产期监测。

  • 单位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