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人工林喙尾琵甲种群季节性变化

作者:邓巧娣; 李雅; 李延鹏; 刘硕然; 徐吉山; 肖文; 黄志旁*
来源:大理学院学报, 2020, 5(12): 37-41.

摘要

喙尾琵甲(Blaps rynchopetera Fairmaire)成虫能分泌具有药用价值的防御液,是云南民间常用的一种药用昆虫。为探究其自然条件下成虫出现的高峰期和生活史,本研究选取大理大学校园6种人工林进行喙尾琵甲年周期监测,采用地陷阱法收集喙尾琵甲样品,记录自然状态下成虫捕获数量,分析不同林下捕获量差异。发现校园内人工林全年都能捕获到喙尾琵甲成虫,成虫出现呈双峰型的季节性变化,高峰期在2~4月和7~10月。不同人工林中喙尾琵甲成虫的捕获数量有差异,雪松林数量最多,竹林数量最少,浇溉频率导致土壤湿度改变是不同人工林喙尾琵甲成虫数量差异的原因。本研究首次开展喙尾琵甲年周期动态监测,为其野外监测时间选择和自然条件下养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