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废墟美学旨在要求人们对于世俗生产意义上认为的“无用之物”作出审美反映。作为建筑形体,废墟是无用的:作为上一个时代所留存下来的建筑痕迹,如果不加以修葺,它将是一个占用土地资源的无用形体;但作为艺术的附加造物,当以一种美学思维——废墟美学来看待废弃建筑,它能在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同时,提供精神及哲学上的思索,虽然残缺,但却是本质上的完整。在废墟这一意象中,在诸多悲苦的寄喻中,我们得以窥见旧日的荣光,那最初自然与人类相融时创造的光韵艺术,承载在废墟中。废墟这一寄喻并不是破损或是无用的体现,恰恰是通向救赎的道路,使人从中思考,继续前进,在废墟之上重建新的文明。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