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血清胆红素水平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辽宁省金秋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老年AMI患者425例作为研究对象,PCI术后接受3个月随访,统计随访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将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患者纳入发生组,未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患者纳入未发生组。PCI前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分析各指标与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检验血清胆红素水平对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老年AMI患者425例,PCI术后随访3个月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5.41%(108/425);发生组血清TBil、DBil、IBil水平低于未发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76、7.498、10.022,P均<0.001)。病变支数多、LDL-C、TBil、DBil、IBil高水平及LVEF低水平为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OR(95%CI)=5.188(1.332~20.215)、90.131(10.390~781.871)、1.204(1.070~1.355)、2.422(1.681~3.491)、1.490(1.293~1.716)、1.126(1.068~1.188),HDL-C高及CK-MB、Fib低水平为保护因素[OR(95%CI)=0.003(0.000~0.041)、0.812(0.749~0.879)、0.561(0.403~0.78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显示,血清TBil、DBil、IBil及三者联合预测老年AMI患者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01、0.731、0.774、0.796,三项联合的AUC最大(Z=6.451、8.352、11.882,P均<0.001);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Bil、DBil、IBil水平与老年AMI患者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联强度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r=0.696、0.744、0.837,P均<0.001);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在阈值0.2~0.4范围内,血清TBil、DBil、IBil预测老年AMI患者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具有一定价值。结论 血清胆红素低表达与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有关,且关联强度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利于预测老年AMI患者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 单位
    辽宁省金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