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血压类型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访3年发生心肾血管事件的影响,并分析影响心肾血管事件的因素。方法 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29例老年T2DM患者,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情况分为三组:杓型血压组(417例)、非杓型血压组(304例)和反杓型血压组(108例)。随访3年,主要研究终点是心肾血管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大量蛋白尿、肾功能持续下降和需要持续肾脏替代治疗的复合终点。结果 829例老年T2DM患者,女性448例(54.0%),平均年龄为(67.9±6.8)岁。三组中反杓型血压组患者的年龄更大、女性更多、吸烟比例更高,更多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心肌梗死、卒中和心房颤动,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尿白蛋白/肌酐比的水平更高,相对室壁厚度和左室质量指数更高,应用钙通道阻滞剂的患者更多(均为P<0.05)。中位随访32个月,共有82例心肾血管事件,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与杓型血压组比较,反杓型血压组和非杓型血压组患者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7.40%、3.29%比2.16%,分别为HR=2.837,95%CI:1.409~5.712,P=0.004;HR=1.442,95%CI:1.055~1.971,P=0.022)和心肾血管事件(21.30%、10.20%比6.71%,分别为HR=2.342,95%CI:1.163~4.716,P=0.017;HR=1.284,95%CI:1.012~1.629,P=0.040)的发生风险均显著增高。校正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1.152)、女性(HR=1.146)、吸烟(HR=1.437)、高血压(HR=1.519)、陈旧心肌梗死(HR=1.413)、既往卒中(HR=1.462)、心房颤动(HR=1.129)、糖化血红蛋白(HR=1.263)、尿白蛋白/肌酐比(HR=1.269)、左室质量指数(HR=1.147)、夜间收缩压(HR=1.219)、夜间舒张压(HR=1.106)、非杓型血压(HR=1.519)、反杓型血压(HR=2.337)和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HR=0.862)均为心肾血管事件的相关因素。结论 反杓型血压和非杓型血压增加老年T2DM患者发生心肾血管事件、特别是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风险。
-
单位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