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庐山位于江西北部,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又名匡山、匡庐,相传因殷周间有匡姓兄弟七人结庐隐居而得名。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历代文人骚客吟咏不绝。毛泽东先后于1959年、1961年和1970年四次登上庐山,并欣然赋诗《七律·登庐山》和《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抒发深厚情怀和独特感触。毛泽东的两首庐山诗,曾被赋予过多的政治意味,充满神秘色彩。今天,我们揭示两首诗的来龙去脉,不仅能摆脱无限拔高的窠臼,真正回归诗词艺术审美,也有助于人们更理性地看待庐山的历史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