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尼平苷和京尼平的肝毒性比较研究

作者:王晓慧; 张帆; 王利军; 石阿茜; 靳永文; 夏文彬; 沈阗阗; 魏玉辉*
来源: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22, 38(01): 44-47.
DOI:10.13699/j.cnki.1001-6821.2022.01.011

摘要

目的 比较常规剂量下不同给药周期京尼平苷和京尼平的肝毒性。方法 小鼠实验:将12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空白组、对照组及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空白组灌胃给予10 mL·kg~(-1)羧甲基纤维素钠,对照组灌胃给予50 mg·kg~(-1)京尼平苷,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灌胃给予25,50和100 mg·kg~(-1)京尼平。每组8只,每天给药1次,分别干预1,2和4周。给药结束后,检测肝功能相关血清生化指标,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细胞实验:用含0.1,1.0,10.0,100.0和1 000.0μg·mL~(-1)京尼平苷及京尼平的培养基分别干预人源性HepaRG肝细胞24 h,通过噻唑蓝比色法及测定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量评估细胞活力。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给药1周,低剂量实验组小鼠血清GPT和GOT水平有所升高;随着给药剂量增大及给药时间的延长,京尼平致使血清GPT、GOT和ALP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肝病理结果显示:给药2周,实验组小鼠出现肝细胞肿胀、炎性细胞浸润及肝细胞坏死等明显的病理学改变;给药4周,小鼠肝病理进一步加重。与京尼平所致肝毒性相比,京尼平苷仅在给药2和4周时,使GOT水平显著升高,GPT和ALP虽有所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给药4周,肝组织才产生炎性细胞浸润。在细胞实验中,1μg·mL~(-1)京尼平呈现出明显的肝毒性,而京尼平苷≥100μg·mL~(-1)才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性,且其所致毒性明显低于相同浓度下京尼平所致肝细胞毒性。结论 常规剂量下京尼平是栀子主要致肝毒性的物质,京尼平苷的肝毒性可能与其水解为京尼平有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