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IL-2、IL-16水平的变化和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的关系探究

作者:陈寒冬; 吴立海; 苗亮; 闫晶; 张英; 郎晓林; 郑岳; 董敬超
来源: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9, 19(11): 2151-2045.
DOI:10.13241/j.cnki.pmb.2019.11.032

摘要

目的:研究血清IL-2、IL-16水平的变化和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艾滋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将其分为三期,A期24例,B期41例,C期55例,其中96例为机会性感染者。同期选择20例在本院进行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检测和比较各期艾滋病患者与对照组、机会性感染组与非机会性感染组、艾滋病各期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16(IL-16)、CD4+细胞、CD8+细胞计数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各期艾滋病患者血清IL-2、IL-1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C期患者血清IL-2、IL-16水平均显著低于A、B期患者(P<0.05);观察组及各期患者CD4+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CD8+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且C期患者CD4+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A、B期患者,CD8+细胞计数均高于A、B期患者(P<0.05);机会性感染组患者血清IL-2、IL-16水平明显低于非机会性感染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期患者血清IL-2、IL-1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显著升高,且A期患者血清IL-2、IL-16显著高于B、C期患者(P<0.05)。结论: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患者血清IL-2、IL-16水平均显著降低,通过监测血清IL-2、IL-16水平可积极防治机会性感染。

  • 单位
    吉林市人民医院; 秦皇岛市第三医院; 长春市传染病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