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国长期存在社会各界对科普图书界定不统一的问题,对科普工作的实践、考核、调查和研究都有不利影响。政府对科普图书的统计,出于反映整体科普水平的需要,采用广义范畴,统计口径最大,但具体范围不够明晰。学术界对科普图书的界定,在科普创作概论性著作中一般基于科普政策语境,取广义论,而在实际研究中的界定更加多样化。图书市场上对科普图书的界定,与大众对科普的一般理解最为相符,例如当当和京东都将科普类图书限定为自然科学类图书,但是这种界定范围过于狭窄,既不符合科普图书的发展趋势,又难以与政府的统计结果相比较。现有科普工作还常常忽略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交叉性质的学科,例如心理学、人类学、科技哲学等。科普图书在图书在版编目数据中分类的不明确,以及政府和大众对科普认知的差异,导致不同机构或研究者依据自身需要采用不同界定方法,这是科普图书界定不统一的原因。科普图书界定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科普概念本身的抽象性和历史性,其取决于国家意识形态与大众获取科技信息的需求和渠道。同时,对科普图书虚构成分的包容也增加了界定的难度。为此,文章提出了划分通识类和实用类科普图书,图书销售机构适当拓展科普类图书的范围,政府在统计时进行适当的细分和说明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