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首次诱导治疗后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临床疗效和流式微小残留病变(MRD)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初次确诊并接受首次诱导治疗的44例AM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后是否使用rhG-CSF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比较两组完全缓解率、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持续时间、感染发生率、发热持续时间、抗菌药物费用、住院时间、流式MRD以及无复发生存时间(RFS)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完全缓解率为60%,治疗组为74%(P=0.3429);对照组粒缺持续时间为(21.28±7.91)d,治疗组为(14.79±3.07)d(P=0.0016);对照组发热持续时间为(12.80±7.31)d,治疗组为(9.11±7.48)d(P=0.0136);对照组和治疗组感染发生率、抗菌药物费用、住院时间以及无复发生存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最终获得CR的患者中在首次脱离粒缺时有66%的病例外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到髓系前体细胞(占比2.25%±0.99%),容易被误判为流式MRD+。结论:AML首次诱导治疗后使用rhGCSF不仅不会影响临床缓解率,还能显著缩短粒缺时间和发热时间,但可能会影响首次脱离粒缺时外周血流式MRD检测结果分析。

  • 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