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校笺》前言(下)

作者:乔福锦
来源: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41(01): 1-15.
DOI:10.13892/j.cnki.cn41-1093/i.2022.01.001

摘要

作为一部用“假语村言”撰就的寄托着家国天下命运的史诗,《红楼梦》的产生与时代、社会、学术背景及作者家世和人生经历息息相关,其撰写历程亦十分曲折艰难。孟子讲《春秋》从文、事、义三层切入,《红楼梦》文本也可从形式、内容、精神三个层面解读。真伪、先后与优劣,是《红楼梦》版本研究的三大基本问题。其中真伪问题是根本性问题;先后问题即版本源流问题;为判断优劣,对版本作类别划分同样十分必要。从1921年5月上海亚东书局标点本问世至今,关于《红楼梦》版本校点、整理的经验与教训,已成为继续校点、整理《红楼梦》不可或缺的学术前提。新校本将以真本、定本、评本、足本、笺本为目标,以存真、择善、从同、存疑为校订原则,采用对校、本校、他校、理校进行综合校雠。新校本是以“重评本”为基础底本的“定本”,理应舍弃最为流行的《红楼梦》“文名”,故取《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定名”。

  • 单位
    邢台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