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工业化背景下的乡村学校教育,其制度性缺陷的本质主要表征为或忽视或边缘化村落社会的作用。实质上,村落社会是助推乡村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力量。在我国,并不缺乏村落社会与乡村教育相互成就的成功案例。文章以号营村由生计教育、礼制教育、习俗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构成的"农村社区教育体系"为例,在概述屯堡村社教育基本内涵及社会特征的基础上,彰显村落社会与乡村学校教育相互成就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