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静脉全身麻醉诱导患者围术期呼吸循环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靖江市中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40例符合纳入标准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实验组)和常规麻醉组(对照组),每组20例。实验组麻醉诱导前将0.8μg/kg右美托咪定在10 min内静脉泵入体内;对照组在相同时间内输入等量的生理氯化钠溶液,两组患者在药物输注完毕后立即进行麻醉诱导。所有患者分别于进入手术室后10 min(T1)、给药后10 min(T2)、麻醉诱导后(T3)、气管插管后3 min(T4)四个时间点观察记录心率(HR)、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呼吸频率(RR)。并于四个时间点抽取静脉血离心后取上清液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谷胱甘肽(GSH)水平。镇静评分采用Ramsay法。结果对照组患者Ramsay评分、PaCO2及PaO2于T2、T3、T4时间点,HR、SBP、DBP于T3、T4时间点,与T,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患者Ramsay评分及PaO2于T2、T3、T4时间点,HR、SBP、DBP于T3、T4时间点,与T1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患者T2、T3、T4时间点的Ramsay评分、PaCO2及PaO2水平及T4时间点的HR、SBP及DBP水平,与同时间点的实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3时间点的SOD、CAT及GSH水平与T1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患者T3时间点的SOD、CAT、GSH水平与对照组患者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部分轻微不良反应经过对应治疗均缓解。结论右美托咪定对静脉全身麻醉诱导患者的麻醉效果好,可有效改善机体的氧化应激损伤,降低对患者呼吸循环的影响,且保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