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人崇尚“平淡”之美视为主流的审美思潮,在书法领域亦然。自欧阳修提出“学书为乐”首开先河,再至苏轼与黄庭坚的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书法中蕴含的“平淡”已非浮于字面的闭合命题,而是饶有深意的开放理念。随着几代士人对“平淡”美学的笃行,这一抽象美学观逐步形成有宋一代的审美共识,并成为文人士夫理想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