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2年8月在海南省文昌市一个槟榔黄化病园内,分别发现叶片黄化和丛枝症状的叶下珠,前期检测均为植原体感染。为了明确叶下珠黄化植原体和丛枝植原体的分类鉴定,本研究通过克隆16S rDNA基因和核糖体蛋白(rp)基因,并进行基因序列一致性、系统发育树及虚拟RFLP等分析。结果显示,克隆获得叶下珠黄化植原体16S rDNA片段1246 bp,rp基因1212bp;叶下珠丛枝植原体16S rDNA片段1827 bp,rp基因1240bp。基因序列一致性显示,叶下珠黄化植原体与丛枝植原体的16S rDNA基因序列均与16SrI组的植原体一致性高达98%以上,与槟榔黄化植原体海南株系的16S rDNA序列一致性达100%;而二者的rp基因序列均与rpI组的植原体一致性高达99%以上。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叶下珠黄化植原体和丛枝原体16S rDNA基因均与翠菊黄化组(16SrI)植原体集聚于一个大分支,且与16SrI-B亚组的槟榔黄化植原体聚于同一个小分支,亲缘关系接近;而rp基因均与翠菊黄化组(rpI)植原体集聚于一个大分支,且rpI-B亚组的翠菊黄化植原体聚于同一个小分支,亲缘关系接近。虚拟RFLP分析显示,叶下珠黄化植原体和丛枝植原体的16S rDNA 基因序列虚拟RFLP图谱与16SrI-B的洋葱黄化植原体的参考图谱相同,且相似系数1.00。综上表明,叶下珠黄化植原体和丛枝植原体均属于16SrI-B亚组成员。研究结果可对采用铲除槟榔黄化病中间寄主的防控手段提供理论依据。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