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上半叶,在西学东渐的大潮中,音乐界普遍认为中国传统音乐在诸多方面落后于西方音乐,但最根本在于多声音乐思维的缺失。只有借鉴西方和声学,并结合民族音乐的特性才能创制出具有民族特性的新音乐。通过对我国早期专业作曲家学习并利用西方和声学探索民族化和声的创作实践进行个案分析,解读其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