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我2004年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随商金林先生先后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直到2011年毕业,共计七年。毕业后我到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工作,因在同一城市,先生又常常参加我组织的郭沫若学术研讨会,我们见面的机会自然较多。但要提笔写一点点印象,却有些惶恐。深入了解一个人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像他这样精神生活特别丰富的前辈。

  •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