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Undesirable模型,对2000—2019年山东省16地市粮食生产生态效率水平进行测度与评价,采用ArcGIS可视化技术和莫兰指数探究其空间格局特征,并构建Tobit模型分析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山东省粮食生产生态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均值为0.58,仍存在很大提升空间。空间上表现为明显的差异性,粮食生产生态效率高水平地区逐渐向鲁西北及鲁西南转移;除2002年、2006年、2008年以外,空间上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总体呈现为“H-H”和“L-L”集聚。财政支农水平、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种植结构对山东省粮食生产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驱动作用,不同地区之间粮食生产生态效率存在溢出效应。
-
单位经济管理学院; 青岛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