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一府六县"的"小徽州","大徽州"是指形成于徽州,影响到华夏大地乃至海外的地区。明清时期的武汉是徽商、徽人等移民、经商的重点地区,徽州传统建筑文化的渗透与武汉本土徽派建筑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了武汉的徽派建筑文化,如黄陂大余湾、梅池村、汉口新安书院等。武汉徽派建筑多为一层平房,注重风水选址,将重要的祠堂、药局、书院等类型的建筑进行多点布局,不设影壁,且以石头砌墙,既保留了传统徽派建筑的高墙灰瓦、天井等形制,又适应了当地地形和文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