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晚期结直肠癌(CRC)患者化疗疗效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9年4月期间接受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标准一线化疗的晚期不可切除结直肠癌患者50例临床病历资料,并在2个化疗周期后评估化疗疗效;根据入组患者化疗前血液学数据计算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的NLR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NLR (≥3. 785)组和低NLR (<3. 785)组,比较高、低NLR与临床病理特征、化疗疗效及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差异;采用COX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影响晚期结直肠癌患者PFS、OS的因素。结果高、低NLR两组肿瘤分化程度(P=0. 030)、ECOG评分(P=0. 003)、CEA (P=0. 011)、CA19-9 (P=0. 04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低NLR两组间化疗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高NLR组化疗疗效较差;两组中位PFS分别为3. 44个月和12. 8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 730,P <0. 001),两组中位OS分别为7. 59个月和22. 3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 505,P <0. 001); Cox回归分析提示NLR高低、CEA水平是PFS、OS的独立预后因素(P <0. 05)。结论高水平NLR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疗效不佳和预后不良相关,可作为其化疗疗效及预后监测的指标。

  • 单位
    遂宁市中心医院;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