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Eaf2基因敲除对紫外线诱导的小鼠白内障形成的影响。方法:将15只野生型(WT)小鼠作为对照组,10只Eaf2基因敲除(Eaf2 KO)小鼠作为实验组。两组均取14周龄左右的小鼠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分组为:WT-nonU V、WTUV、Eaf2 KO-non UV、Eaf2 KO-UV,共4组。使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小鼠白内障程度,利用晶状体混浊分类系统Ⅱ(LOCSⅡ)对小鼠白内障进行分级。然后断颈处死小鼠,摘取晶状体进行暗视野显微镜照相,利用Image J软件对晶状体混浊程度进行分析,并将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裂隙灯显微镜和暗视野显微镜的结果一致:WT-UV组及Eaf2 KO-UV组晶状体混浊程度明显高于WTnon UV组及Eaf2 KO-non UV组,其中WT-UV组明显高于Eaf2 KO-UV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紫外线辐射能够导致小鼠白内障的形成,Eaf2蛋白质具有促进紫外线所致的小鼠白内障形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