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萤火虫"成像在乳腺微钙化中的检测能力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2月来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乳腺可疑微钙化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以钼靶X线为参照,均采用"萤火虫"成像和常规高频超声检测乳腺病灶内的微钙化,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观察两种方法的准确性。结果:89例中恶性病灶78例,"萤火虫"成像检测出肿块型和非肿块型恶性病灶内微钙化准确率分别为88.89%、86.67%,均高于常规高频超声(65.08%、33.33%)(χ2=11.33、7.92, P<0.05);良性病灶11例,"萤火虫"成像检测出肿块内微钙化准确率为81.82%,高于常规高频超声(45.45%)(χ2=9.02, P<0.05)。"萤火虫"成像检出恶性病灶69例中微钙化为细小针尖样及多形性的颗粒点状钙化21例,线样、线样分支状或不规则细线样的铸形微钙化19例,成簇样微钙化29例。常规高频超声成像检出46例恶性病灶中微钙化为短棒状20例,点状12例,不规则形态14例。良性病灶微钙化中光滑点状微钙化"萤火虫"成像6例,常规高频超声3例;散在分布点状微钙化"萤火虫"成像3例,常规高频超声2例。"萤火虫"成像与常规高频超声在微钙化形态特征及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萤火虫"成像较常规高频超声检测微钙化(尤其非肿块型乳腺癌的微钙化)有明显优势,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有较高临床价值。

  • 单位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