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对胸腔镜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对食管功能改变、症状改善等方面的回顾性临床研究,评价胸腔镜手术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行胸腔镜下改良Heller手术34例A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23例,中位年龄35(1167)岁。根据患者治疗和随访时间分为术前组、术后1个月组、术后3个月组和术后6个月组。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变化、影像学改变、食管动力学改变等进行客观数据统计,应用统计学方法分别对不同分组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各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病例术中操作顺利,术中未出现相应并发症、死亡。经外科手术治疗后患者相应症状不同程度上得到改善,且术前、术后临床症状评分有明显下降趋势(P<0.05)。除食管下括约肌长度(LESL)较术前变化程度较小(P>0.05)外,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LESP)、食管下括约肌松弛压(LESRP)、食管体部静息压(EBP)均较术前明显降低,食管下括约肌松弛率(LESRR)较术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组与术后3个月组对比食管钡餐造影食管最大宽度明显缩小(P<0.05)。随访中3例患者出现胃食管反流,2例术后发生食管穿孔,1例术后因食管胸膜瘘导致脓胸。无上消化道大出血、食道裂孔疝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外科手术治疗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食管动力,且具有简单易行、术后并发症少、远期疗效显著等优点。胸腔镜下改良Heller手术极大地减少了传统开胸手术的创伤,由于其微创的特点,已被广泛认可。食管测压可对该病的诊断、患病程度及疗效起到客观指导作用。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