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本地区孕妇产后盆底评估的调查报告。方法 选取80例女性为调查对象,育龄期且已生育女性20例设为生育组,孕前女性20例设为未生育组,产后42 d女性40例设为产后组。三组女性均调查基础资料,并评估盆底肌功能。对比三组盆底肌分级及产后组和生育组剖宫产及顺产后自行恢复分级情况,分析产后组年龄、胎儿体重与盆底肌分级的关系。结果 未生育组0级、1级、2级、≥3级分别为0例、0例、6例、14例,生育组分别为3例、6例、4例、7例,产后组分别为11例、16例、9例、4例。生育组≥3级占比70.00%(14/20),明显高于生育组35.00%(7/20)及产后组10.00%(4/40)(P<0.05)。产后组中顺产者≥3级占比10.00%,与剖宫产1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育组中顺产者≥3级占比30.00%明显低于剖宫产60.00%(P<0.05)。产后组不同年龄段、不同胎儿体重盆底肌分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产后盆底功能会受到一定损伤,其中盆底肌在顺产中受损程度高于剖宫产,且顺产后盆底恢复程度较剖宫产更差,临床需对产妇产后盆底肌锻炼加强宣传和教育,以提升广大女性对盆底功能的关注和重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