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模型的病理特点及血府逐瘀汤的干预效应,以“方证对应”理论探讨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法制备冠心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血府逐瘀汤14 g/kg组、曲美他嗪5.4 mg/kg组,连续灌胃给药14 d。观察舌象色度测定R(Red,红色)、G(Green,绿色)、B(Blue,蓝色)分量值;心电图检测心率及ST段的变化;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收缩末内径(LVIDs)、左室舒张末内径(LVIDd);血液流变学检测全血黏度、卡松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纤维化情况,使用Image J软件计算胶原容积分数(CVF)、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1α(6-keto-PGF1α)、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含量;免疫组化(IHC)法检测心肌组织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VCAM-1)蛋白阳性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舌象R、G、B值均显著降低(P2、PAI-1含量显著升高(P2、PAI-1含量显著降低(P<0.01),6-keto-PGF1α、t-PA含量显著升高(P<0.01);黏附因子ICAM-1、VCAM-1蛋白阳性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模型出现心功能障碍、心肌结构损伤、血液“黏稠凝聚”、舌色紫暗、血管内皮损伤、纤溶系统紊乱、黏附因子沉积、等病理特征,活血化瘀代表方血府逐瘀汤可有效调节上述指标,基于“正向评价+逆向反证”印证模型可较好地模拟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病理过程。
-
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