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4年福建省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徐国英; 潘敏楠; 林代华; 李述杨; 周淑姮; 肖方震; 韩腾伟; 王加熊; 刘菁; 邓艳琴
来源:预防医学论坛, 2016, 22(05): 362-365.
DOI:10.16406/j.pmt.issn.1672-9153.2016.05.014

摘要

目的了解福建省钩端螺旋体(钩体)病流行病学特点与调查点情况,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4年全省钩体病疫情报告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全省疫情选取调查点,采集鼠、猪、青蛙的血或肾、尿标本进行钩体培养,采集人、鼠血清测定抗体,分析感染情况和感染菌群。结果 20102014年福建省共报告钩体病188例,年均发病率为0.10/10万,病死率为0.53%(1/188),病例主要集中在福州、龙岩、南平。711月病例数占总的70.74%(133/188);农民发病例数最高,占57.98%(109/188)。调查点捕获野外鼠937只,密度为5.87%,鼠标本培养获得10株钩体,鼠血清抗体阳性152份,阳性率为27.24%,感染菌群以秋季群、爪哇群为主,占65.79%(100/152)。健康人群钩体血清抗体阳性196份,占18.90%,钩体菌群构成比中以秋季群、流感伤寒群、黄疸出血群为主,占67.35%(132/196)。结论福建省钩体病发病较平稳,近年福州市病例占全省报告数前列。夏秋季为高发季节,青壮年农民为重点人群。鼠是主要传染源,感染率较高,人血清携带菌群复杂。

  • 单位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