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的支付方式对医生医疗服务行为的影响,为医院医保质量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经济学实验,将招募的48名医学生随机分到4人一组的实验小组中,测试其在DIP付费下为不同疾病严重程度的患者选择提供的医疗服务数量。实验小组中的受试者通过医疗服务点数来竞争固定的总支付额,每组分别进行10轮实验。将本实验中DIP付费结果与按项目付费(FFS)和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两种支付方式进行比较。结果:DIP付费下,随着实验轮次的增加,受试者平均医疗服务点数呈上升趋势,点数价值及净收益呈下降趋势。DIP付费下医生对轻症和中症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供给过度,但相比FFS过度服务的情况有所缓解;对于重症患者,无论是服务量还是患者健康效益方面,DIP付费都优于DRG付费。结论:DIP付费可能存在促进医保和医疗协同发展的优势,也可能存在过度服务及资源浪费的问题;DIP付费下医疗机构应从医疗机构医保管理、医疗服务管理以及受益和满意度等方面加强医保质量监管。
-
单位公共卫生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