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四肢骨折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及易感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在安康市白河县人民医院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632例,统计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情况,根据术后感染情况将其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导致患者术后出现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 632例患者中术后出现手术部位感染者110例,感染率为17.41%;革兰氏阳性菌的检出率为67.27%,高于革兰氏阴性菌的28.18%及真菌的4.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在患基础疾病、骨折至手术时间≥8 h、使用钢板、开放性骨折、术中失血量≥400 m L、多处骨折、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14 d方面的人数比例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基础疾病、骨折至手术时间≥8 h、使用钢板、开放性骨折、术中失血量≥400 mL、多处骨折、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14 d是导致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出现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输入回归方程,获得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出现手术部位感染的预测模型为P=1/[1+e((1.077-0.782X1-0.762X2+0.809X3+0.855X4+0.920X5+1.05X6+0.962X7))]。结论四肢骨折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氏阳性菌,患基础疾病、开放性骨折、术中失血量过多、多处骨折、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过长等是导致患者出现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

  • 单位
    第一附属医院骨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白河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