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因亲情教育的缺乏和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等异常问题。究其原因,即有家庭因素,也有学校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为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现状,需要家庭、学校及社会形成合力,实现干预的最优化,以期实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