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隙连接蛋白Cx43在炎性镜像痛大鼠脊髓背角的表达

作者:侯永恒; 杨建平; 张慧娟; 成浩; 王丽娜; 姚明
来源: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09, 15(05): 287-291.
DOI:10.3969/j.issn.1006-9852.2009.05.010

摘要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蛋白Cx43在炎性镜像痛大鼠脊髓背角的表达。方法:(1)行为学研究:鞘内置管成功的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n=8)。CFA模型组:于大鼠左后肢踝关节外侧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50μl建立关节炎性痛模型,鞘内注射NS10μl;CBX处理组:皮下注射CFA50μl,鞘内注射缝隙连接阻滞剂甘珀酸(CBX)100μg(10μl);NS对照组:皮下注射NS50μl,鞘内注射NS10μl。分别于CFA致炎前1d(基础值)和致炎后0.5h、1d、3d、5d、7d、10d、14d每次鞘内注射后2h测定双侧的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WTL)。(2)形态学研究: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4组(n=5):NS生理盐水组、C1d组、C3d组和C7d组。分别在CFA致炎后相应时间点取腰段脊髓行Cx4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测定双侧脊髓背角积分光密度值。结果:(1)单侧踝关节外侧皮下注射CFA可以在致炎后2h~7d诱导出双侧的热痛觉过敏,呈现明显的镜像痛和域外痛现象(P<0.01或0.05),鞘内注射CBX可以在炎性痛的不同阶段逆转上述改变。(2)单侧CFA致炎后,大鼠脊髓双侧Cx43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加(P<0.01或0.05),主要集中于Ⅰ~Ⅱ层和Ⅹ层,其时程变化与行为学变化基本一致。结论:大鼠单侧CFA致炎诱导的关节炎性痛模型,具有显著的镜像痛特征。脊髓双侧背角Cx43表达增加,鞘内应用缝隙连接阻滞剂可以逆转镜像痛现象,提示脊髓缝隙连接可能在疼痛中枢敏感化中起重要作用。

  • 单位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