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听力正常的全面性发育迟缓(GDD)儿童听性脑干反应(ABR)特征及不同年龄段GDD儿童ABR的变化特点,以辅助GDD的早期诊断。方法 GDD的诊断要点是两个及以上发育指标/里程碑的落后,2015年7月至2019年8月符合GDD诊断要点并行ABR检测的年龄1~4岁儿童,以Gesell发育诊断量表5个能区均≤75为GDD组、均>85为对照组。ABR与Gesell测试间隔不超过2周。GDD组和对照组均以3岁为界,划分出1~2岁(≧1岁但<3岁)和3~4岁(≧3岁但<5岁)两个亚组,分析比较GDD组和对照组ABR参数的差异及不同年龄段间ABR的变化特点。结果GDD组129例(1~2岁亚组83例,3~4岁亚组46例),对照组58例(1~2岁亚组45例,3~4岁亚组13例)。①GDD组ABRⅢ、Ⅴ波潜伏期,Ⅲ~Ⅴ、Ⅰ~Ⅴ波间期较对照组延长(P<0.05)。1~2岁亚组中,GDD组ABRⅢ、Ⅴ波潜伏期,Ⅲ~Ⅴ、Ⅰ~Ⅴ波间期较对照组延长(P<0.05); 3~4岁亚组中,GDD组Ⅰ~Ⅴ波间期较对照组延长(P<0.05);②GDD组ABRⅤ波振幅较对照组减小(P<0.05)。1~2岁亚组中,GDD组ABRⅤ波振幅较对照组减小(P<0.05)。3~4岁亚组中,GDD组ABR各波振幅较对照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GDD组3~4岁亚组较1~2岁亚组Ⅲ、Ⅴ波潜伏期、Ⅰ~Ⅲ、Ⅰ~Ⅴ波间期缩短(P<0.05)。对照组3~4岁亚组较1~2岁亚组各波潜伏期和振幅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D儿童存在脑干水平的听觉处理异常,主要表现为ABRⅢ、Ⅴ波潜伏期延长和Ⅴ波振幅下降,同时伴有Ⅲ~Ⅴ、Ⅰ~Ⅴ波间期延长。年龄越小的GDD儿童,ABR异常越显著。3岁起GDD儿童ABR潜伏期和波间期逐渐向正常水平追赶,振幅基本正常。生命早期ABR测试可作为一种发育监测的手段来辅助诊断GDD,但随着年龄增长,ABR在发育监测中的价值降低。
-
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