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基于PI3K/Akt/mTORC1信号通路,探讨不同治法方药抗抑郁效应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右归丸组、四逆散组、四君子组,建立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US)抑郁模型,灌胃42d后检测行为学、海马神经元尼氏染色及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糖水偏好率显著降低、旷场水平运动总路程显著减少(P<0.01)、海马神经元损伤、尼氏小体减少,右归丸组、四逆散组、四君子组对其均有改善作用;模型组PI3K、Akt、mTOR磷酸化蛋白与总蛋白比值以及Raptor蛋白表达较空白组显著下调(P<0.01,P<0.05),均可被四逆散显著上调(P<0.01),而右归丸组、四君子组仅有mTOR、PI3K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1)。结论:四逆散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m TORC1信号通路来保护海马神经元并发挥抗抑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