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动脉多普勒超声预测子痫前期的研究现状

作者:邓晨晨; 陶峰; 陈红波*
来源:中华全科医学, 2020, 18(06): 1002-1005.
DOI: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413

摘要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痉挛和血管内皮损伤,全身各脏器、系统血流灌注减少,可引起母体子痫发作及重要脏器功能受损,另一方面,子宫胎盘血流灌注不足,医源性早产、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等发生风险增加,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子痫前期的防治尚未取得确切成效,一旦发生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是唯一有效地治疗措施,因此,早期识别子痫前期高危患者并积极采取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母儿不良围产结局的发生风险。目前预测子痫前期的指标主要有母体特征、血清学检查、多普勒超声等,其中母体特征主要包括子痫前期高危因素,如母体年龄、体重指数、平均动脉压、子痫前期既往史等,血清学指标包括孕中期产前筛查血清学指标,以及其他特异性血清标志物如可溶性酪氨酸激酶受体1、胎盘生长因子、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胎盘蛋白13等,多普勒超声包括胎儿脐动脉、大脑中动脉、静脉导管、母体子宫动脉等血流参数,以上三类指标分别可单独或联合多种指标运用于子痫前期的早期识别。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操作简便且安全无创的检测手段,越来越为临床所重视,其中母体子宫动脉血流的多普勒超声检测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作用在多项研究中得到验证。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子宫动脉多普勒超声在预测子痫前期中的应用,为后续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