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微塑料具有尺寸小、性质稳定、难以分解及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特点.为探究大气颗粒物PM2.5中微塑料赋存特征及潜在来源,以北方城市哈尔滨为研究区,通过采集悬浮空气样品中的PM2.5及微塑料,利用体式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等方法定性定量地分析了大气颗粒物中微塑料的丰度、外观特征以及类型,并分析了其潜在来源.结果表明,哈尔滨取暖期PM2.5质量浓度变化较大,采样期间PM2.5最大值为305μg·m-3、最小值为15μg·m-3.PM2.5中微塑料丰度变化与PM2.5质量浓度变化呈正相关,PM2.5中微塑料最大值为17个·m-3、最小值为3个·m-3.空气质量越好,单位质量的PM2.5中的微塑料个数越多,而空气污染越严重,单位质量的PM2.5中的微塑料个数反而越少.PM2.5中微塑料颜色主要为黑色和透明,少数彩色,但空气质量较好时彩色微塑料占比较多,与人类活动直接相关.纤维状的微塑料占主导地位,碎片状和薄膜状较少.采样区域样品中存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且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酯(PP)占比较高.根据微塑料的形状、类型,利用PMF法确定了采样点微塑料的潜在来源,共解析出4种因子,其中一种因子以纤维状微塑料贡献率较高为特征,检测到主要成分为PET、PP,推断其潜在来源是服装;两种因子中碎片状微塑料贡献率较高,检测到主要成分为PP、PVC,主要来自塑料包装袋以及零件;另一种因子中薄膜状微塑料贡献率较高,检测到主要成分为PP、PS,推断其潜在来源则是农业地膜.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