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患者微小躯体异常比较

作者:林鄞; 李烜; 郑朝盾; 杨婵娟; 张晓菲; 邓文皓; 李卓丽; 梁卉薇; 曹莉萍
来源: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5, 25(04): 228-230.

摘要

目的:探索精神分裂症(SZ)和双相障碍(BD)患者微小躯体异常(MPAs)及其差异。方法:采用爱丁堡利手量表、部分躯体异常量表及新增条目对126例SZ患者(SZ组)、117例BD I型患者(BD组)及120名正常对照者(NC组)进行评定;计算利手偏侧化系数(LI)。结果:LI显示3组均为右偏侧化,BD组最为明显,SZ组最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间内眼距、外眼距和右手第二指长度∶右手第四手指长度(2D∶4D)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内眼距SZ组最大,BD组次之;外眼距BD组明显大于其他两组;2D∶4D SZ组明显大于比其他两组;SZ组和BD组内眦赘皮率明显多于NC组。头顶漩涡位置NC组多偏右侧,SZ组和BD组多在中间;SZ组耳末粘附、尖耳和第一、二趾间隙过宽明显多于其他两组。结论:SZ和BD患者有较多MPAs,可能存在神经发育偏侧化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