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婴儿心脏直视手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疗效及肺功能变化的动力学分析是否有助于制定合理的给药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心脏直视手术后并发ARDS的婴儿病例,其中19例(治疗组)接受PS治疗,固尔苏按100 mg/kg首剂给药;24例(对照组)未接受PS治疗。测定给药前后患儿的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通气指数(ventilation index,VI)及其一元方程函数。记录X线胸片变化、呼吸机应用时间、监护室滞留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婴儿均存活,对照组有3例死亡。治疗组用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及监护室滞留时间,较对照组均有显著缩短[(21.3±9.2)d比(31.1±13.4)d,t=6.520,P=0.004;(30.2±13.2)d比(41.3±16.5)d,t=2.185,P=0.03]。治疗组所有患儿在成功撤离机械通气前均接受了一次给药(A组,13例)或二次给药(B组,6例)。首次给药后A组OI、VI的最大变化速率明显高于B组[OI:(2.9±1.7)比(1.0±0.8),t=3.012,P=0.02;VI:(16.6±9.6)比(5.8±5.6),t=2.980,P= 0.02]。给药12 h后,B组肺功能指标再度恶化,并在24 h后再次给药。结论 外源性PS替代治疗能显著改善婴儿心脏直视手术后肺功能。首剂给药后早期肺功能变化的动力学测定能为制定合理给药策略提供客观依据。

  • 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