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盐酸氢吗啡酮给药治疗小儿癌痛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基础依据。方法选择精神正常的原发性肿瘤患儿56例,术后将这56例患儿随机分为4组,每组14例,并给予护士控制镇痛(NCA)。麻醉科组:盐酸氢吗啡酮低剂量组(L组),盐酸氢吗啡酮底物剂量为3μg/(kg·h)、NCA剂量为3μg/(kg·h);盐酸氢吗啡酮中剂量组(M组),盐酸氢吗啡酮底物剂量为4μg/(kg·h)、NCA剂量为4μg/(kg·h);盐酸氢吗啡酮高剂量组(H组),盐酸氢吗啡酮底物剂量为5μg/(kg·h)、NCA剂量为5μg/(kg·h);对照组:吗啡组(F组),吗啡底物剂量为15μg/(kg·h)、NCA剂量为15μg/(kg·h)。术中所用镇静剂同为静脉注射咪达唑仑2μg/(kg·min),术毕记录患儿一般情况:在术后采用Comfort-B评分和Ramsay评分分别在6、12、24及48 h各时间点对镇痛、镇静效果进行评估;记录4组患儿NCA次数和患儿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4组患儿术后48 h各时间点Comfort-B镇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术后24 h NCA次数以及术后48 h内的恶心、呕吐例数和呼吸抑制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术后24~48 h内吗啡组NCA次数明显高于3组不同剂量的盐酸氢吗啡酮组(P均<0. 05),吗啡组的皮肤瘙痒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P均<0. 05)。结论小儿癌痛患者术后选用盐酸氢吗啡酮低剂量为3μg/(kg·h)和NCA剂量为3μg/(kg·h)的方案较为合适,有利于患儿术后的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单位郑州儿童医院; 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