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宗教在冷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特别体现在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团体梵蒂冈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美国之间的“神圣同盟”。冷战之初,杜鲁门总统恢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和梵蒂冈之间的私人特使通道,并有意使用宗教话语来表述两大阵营之间的冲突。美国和梵蒂冈在意大利选举等一系列问题上密切合作,以对抗当时共产主义在欧洲的影响。然而,天主教和基督新教之间的历史矛盾,曾一度使杜鲁门时期的宗教联盟计划受阻。1962-1965年的“梵二”会议倡导和平与对话,并在东西对峙之外提出了南北矛盾的问题。宗教使命和政治利益的分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冷战的变奏。1984年,美国和梵蒂冈正式建交使冷战时期的合作关系发展为固定的机制性关系。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和里根总统之间的合作是促成冷战结束的重要原因。冷战后的“文明冲突论”反映了宗教对国际政治的持续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