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三焦针法对SAM小鼠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及Rho A/Rho相关蛋白激酶(ROCK)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36只SAMP8老年痴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非穴位组(腹中线平行、过髂嵴尖端直上2 mm处,1.5寸毫针向下斜刺约3 mm,角度90°~180°、频率60~120 min-1、每侧各105 s)、穴位组[血海穴(双)直刺2~3 mm,大幅度(角度>180°)、低频率(频率<60 min-1)捻转泻法30 s,膻中、中脘、气海、足三里(双)直刺2~3 mm,小幅度(角度<90°)、高频率(频率>120 min-1)捻转泻法30 s],每组12只;12只SAMR1正常衰老小鼠作为对照组。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各组小鼠学习和记忆功能,伊文思蓝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中伊文思蓝含量(代表BBB通透性),电镜下观察各组小鼠BBB超微结构,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组织中闭合蛋白(Occludin)、密封蛋白5 (Claudin-5)、闭锁连接蛋白1 (ZO-1)、Rho A和ROC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和非穴位组小鼠血管内皮细胞边界模糊,基底膜增厚,部分出现断裂现象,血管水肿明显;穴位组小鼠血管周围水肿现象明显缓解,内皮细胞基本处于正常状态,BBB情况得以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逃避潜伏期、脑组织中伊文思蓝含量和海马组织中Rho A和ROCK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海马组织中Occludin、Claudin-5和ZO-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空间探索时间减少(P<0.05);模型组与非穴位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穴位组比较,穴位组小鼠逃避潜伏期、脑组织中伊文思蓝含量和海马组织中Rho A和ROCK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海马组织中Occludin、Claudin-5和ZO-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空间探索时间增加(P<0.05)。结论:三焦针法可以改善SAM小鼠BBB通透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Rho A/ROCK通路有关。
-
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