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调查复数菌与单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三甲医院2017年1月—2021年12月临床和病原学确诊的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检出病原菌种数分为单菌组和复数菌组,研究结局为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复数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430例患者血培养阳性。单菌血流感染367例(85.3%),复数菌血流感染63例(14.7%)。复数菌组患者医院感染所占比率较单菌组高(76.2%VS 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复数菌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比率较单菌组高(44.4%VS 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复数菌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单菌组高[24(16~39) VS 19(13~2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复数菌组患者病死率高于单菌组(12.7%VS 3.8%),且住院时间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复数菌感染(OR=3.24,95%CI:1.20~8.75)、消化道肿瘤(OR=3.28,95%CI=1.21~8.84)、有创机械通气(OR=3.40,95%CI=1.22~9.42)、深静脉置管(OR=2.76,95%CI=1.00~7.64)、留置导尿管(OR=3.28,95%CI=1.04~10.40)是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相较于单菌组,复数菌组送检时间至出院时间间隔显著延长[20(15~36)d VS 16(10~22)d,P<0.001]。单菌组与复数菌组患者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构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住院患者复数菌血流感染死亡风险显著增加,消化道肿瘤、有创机械通气、深静脉置管、留置导尿管是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的重要关注。
-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