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伐沙班在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抗凝中的代谢获益(英文)

作者:Jun ZHU; Rong-jun GAO; Qiang LIU; Ru-hong JIANG; Lu YU; Ya-xun SUN; Pei ZHANG; Jian-wei LIN; Yang YE; Zu-wen ZHANG; Shi-quan CHEN; Hui CHENG; Xia SHENG; Chen-yang JIANG
来源: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2017, 18(11): 946-954.

摘要

目的:评估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应用利伐沙班抗凝治疗相较华法林的代谢获益,及利伐沙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创新点:首次研究利伐沙班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代谢水平影响,评估利伐沙班相较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代谢获益。方法:前瞻性入选2014年4月至7月共60例行经皮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患者,随机分为利伐沙班治疗组和华法林治疗组。在术后15、30、60和90天检测代谢指标(包括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HDL)等)变化,并随访出血、卒中和系统性栓塞事件等发生情况。结论:服用利伐沙班抗凝治疗患者在随访期间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和HDL水平较术前均显著升高,而华法林治疗组患者各项代谢指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两组均没有发生死亡和栓塞事件,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亦无明显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接受利伐沙班抗凝具有代谢方面获益,与华法林相比两者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无明显差异,研究结果可为临床选择合适抗凝方案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