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文化基因的视角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因、表达与生存焦虑进行了研究,认为其基因认知表现在3个方面:自意识的建立和巫术活动中仪式性身体展演是传统体育文化基因的肇始之源;民俗文化场域是传统体育文化记忆与传承的根本,并由此建立文化基因认同;具备中华传统文化基因是其主体特征,文化基因的内核承担着教育教化功能,口传身授是主体社会化实现的手段。其文化表达则在于,拥有自然、祖先和图腾崇拜的文化隐喻,建立了与宗教信仰观念相互交融的文化符号表达体系;映射出"天人合一"的整体哲学认知和"差序格局"的社会伦理关系本位,用身体实践表达族群记忆;在"一体多元"的整体文化模式布局下,彰显了不同文化区域之间文化传统与文化生态关系的复杂性。研究进一步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焦虑体现在原生环境的变迁,致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基因面临消失和变异的风险;仪式构成的文化特质符号减弱,导致仪式的整合功能下降,致使传统体育的教化、认同功用减弱并趋向边缘化;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理念相悖,需要在顶层设计上寻找间性弥合。

全文